战锤40K《帝国装甲第五卷-弗拉克斯攻城战(上)》剧情篇(第三章)

时间:2015-12-20 来源:88130安卓下载 作者:佚名

第三章

弗拉克斯杀场


“时刻准备着,为胜利献身。这就是我们的信念。”
    ——谢克上校,克里格第15攻城团


    790812.M41,克里格第143攻城团的二十万(译者注:原文如此)将士开始登船。一队又一队批着灰色大衣的士兵登上了甲板,住进了船舱。他们是第88攻城集团军第一批开赴弗拉克斯的部队。在他们身后,有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在克里格轨道上装运部队,并准备在弗拉克斯会合。

    战区司令屈尔克将司令部设在色雷斯一号,斯卡卢斯行省的一个主要行星上。他的战争机器正马不停蹄地运转着,他不必亲自去弗拉克斯,只需要舒服地坐在遥远的色雷斯一号上遥控战争就可以了。既然已经胜券在握,他所要做的也就只是监督好补给工作,让替换的兵员和供给物资能按时抵达了。

    199812.M41,21艘大小各异的运输舰,搭载着第88攻城集团军先头部队的人员、装备和物资,在帝国海军的护卫舰舰队保护下,抵达弗拉克斯。这支护航舰队的司令是拉西亚克提督(Admiral Rasiak),旗舰是巡洋舰“柏勒洛丰王”号(Lord Bellerophon)。为了安全,舰队是从远端航向弗拉克斯的,以避开行星上的防御激光炮。与这支舰队相比,叛军的的舰队可谓微不足道,这样登陆行动就可以相对安全地开展。

    一块地方被选为登陆区,以为第88攻城集团军提供一个可靠的行星表面上的滩头阵地,在战斗打响之前,第88攻城集团军要在这里建立补给线,组织好各团的集结工作。敌人肯定会对登陆点发动攻击,因此必须保护好登陆点。所以第一个登陆的团——第143团——一着陆,就马上开始挖掘战壕。首批战壕已经选好了位置,正在挖掘。阿特拉斯挖掘者(Atlas Excavators),阿特拉斯修理坦克的一种装备了挖壕铲的派生型号,开始挖掘战壕,随后布置雷场和铁丝网以加固防线。第143团的死亡骑兵(Death Rider)连被派去在附近巡逻,找出敌军攻击的任何迹象,但他们报告说除了荒凉与空旷的荒原之外什么也没有。叛军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阻止帝国军的登陆或集结,而是占据了自己的防线,并把战壕挖得更深。

    一连几个月,登陆区就像蚂蚁窝一样热闹,大型登陆船在登陆区上空喘鸣,把越来越多的士兵和枪炮从轨道上的运输船上运下来。飞船上上下下,运来大量的物资,这些物资都储存了起来,其中包括食品、弹药、水和军队在一场将持续十二年的战争中可能用到的一切东西。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它将持续到第88攻城集团军的所有团抵达为止。

    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整个集团军才全部到位。同时,军务部还运来一支庞大的工程队,它是由来自阿尔菲斯塔(Arphista)惩戒殖民地的五十万人组成的,这些人的任务就是协助战争。当作战人员和装备抵达弗拉克斯之后,他们还要在荒凉的野地里走上一千多里路,才能到达第一个目标。无论如何,士兵和车辆都不可能靠自己走完这段路之后再和敌人战斗,所以就需要建设一个运输网。

    工程队负责挖掘地基、铺设铁路线。工人日夜施工,铁路线迅速地向北延伸。当铁路完成之后,它能把各团运抵前进补给站,此后,各团就得靠自己去走完到敌军防线的路了。最大的运输船中,有一艘搭载了机械教(Adeptus Mechanicus)的
一个代表团,科技教士(Enginseer)带来了火车头,这些大嗓门的、长满了轮子的大型钢铁机器,每一个都能拖动几百节沉重的车皮。科技教士们完成了工作,很快火车头们都安装完了,它们将第88攻城集团军运进了敌人的攻击范围内。铁路的铺设工作与作战物资的准备工作同时进行,在965812.M41,第一列火车载着第3攻城团的士兵和枪炮出发了。它日夜兼程,穿过了萨利塔马(Saritama)平原。抵达目的地之后,第3攻城团建立了前进补给站,现在他们距离敌军防线只有不到一百英里路了。士兵得从这里向前线进发。火车日夜不停地把士兵运往前线,工程队则不停地维护铁路,铺设支线,把储存着弹药、油料和其他重要物资的次要供给站与铁路干线连接起来。至此,支持克里格各团队作战的大规模后勤支援工作已经就绪了。

战役计划

    第88攻城集团军计划通过在两条战线上发动一系列攻势,来削弱弗拉克斯的防御,以最终夺回城堡。各防线军要将弗拉克斯围个水泄不通,对叛军防线全面施加压力,而不是集中大量兵力在一处发动攻势,因为如果这么做的话,叛军就能迅速集结兵力阻挡攻击。由于地形因素,进攻城堡的路线十分有限。在城堡的南方和东方,弗拉克斯特有的沟壑和峡谷纵横交错,构成了一道无法通过的天堑,所有步行的军队都无法通过,更不用说发动进攻了。当年建造城堡的先人在选址时就是因为这一点才选择了这里的。要进攻城堡,就只能从西边和北边进攻,而叛军早已在这些地方布置了重重防线。

    第1、第30防线军将从城堡西北方向发动进攻,而第12、第34防线军将从西南方向进攻。占领了从萨利塔马峡谷到45-45区一带的这两个军的任务是突破叛军的西侧外围防线。

    给第1防线军规定的任务是:绕过外围防线西侧,从北面进攻外围防线。它甚至还可能进一步向东推进,避开从未完成的北方防线,从57-53区直接南下,进攻第二道防线。当然,各军要做好进攻的协同,以免团队因推进过深而遭到敌军强有力的反击。每一点进展,都要谨慎地夺取,切实地巩固。克里格死亡军团的条令中,绝没有不顾侧翼,孤军深入这么一条。

    攻占外围防线之后,包围圈就能真正地建立起来。当各团抵达第二道防线后,集团军的正面宽度将收窄,使各团能更好地抵御叛军的反击。为此,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攻克第一道防线。在对第二道防线发动总攻之前,各团团长应该利用好时间,更加谨慎地组织侦察工作,找出敌军防线上的薄弱之处。第二道防线一瓦解,包围圈就能进一步收紧,紧贴着叛军的内层防线,彻底围住城堡,并能首次将城堡纳入远程火炮射程内。然后叛军就会知道他们的事业已经失败了。只要第88攻城集团军准备就绪,他们就能把敌人围困起来,静待敌人的灭亡。克里格的大炮将把毁灭与死亡带给敌人,任何敌人都休想躲藏起来或乞求宽恕。




前沿堑壕里的一个自动炮组正监视着无人地带(第28页):


突破期间,一辆半人马运输车载着一个步兵指挥班前进(第28页):



第261团在A-453要塞达成突破之后,第8突击军从突破口进入,扩大突破口。敌人除了留下少量后卫部队断后之外,全都撤向第二道防线(第29页):


一辆戈尔贡突击运输车轰隆隆地向前开进,后面有一个激光炮组正以它为掩护(第29页):



开局

    帝国官方记录显示,这是记录下来的弗拉克斯攻城战开始的官方时间。

    当黎明出现在灰蒙蒙的天边,它的第一道曙光扫过范·梅尔斯兰德荒原时,弗拉克斯叛军外围防线上的前哨站里,哨兵瞪着发酸的眼皮,凝视着寒冷的、覆盖着尘埃的大地。在西边几里地外,在测距仪和扫描器后面,无数双眼睛正回头望着后方,等待着开火的命令。炮手们在火炮旁站立待命。沉重的撼地炮的炮管高高地指向天空,向黎明致以一个不详的敬礼。火炮后面,堆着如山的炮弹,以供炮击之用。炮兵排长们检查了炮弹的引信,等待着通信兵传来的口令。突然,电台噼啪一声恢复了生气,传出了嗞嗞作响的静电干扰声和一串尖利的哔哔声。电台操作员迅速按下开关,对一闪而过的信号进行解扰处理。操作员转向连长,说道:“长官,信号正确。开火。”排长转过身,抬起了胳膊。炮组成员们从头盔中的通信器里接到了命令,精神为之一振。排长放下了胳膊。“开火!!!”

    一个没有留下名字的内政部档案文书记下了这一时刻:166813.M41,弗拉克斯攻城战开始了。

    炮弹冲出炮口,飞行了约十五千米后一头扎在地上,它携带的高爆炸药炸出一朵火花,将巨石化为齑粉抛向空中,形成了一股灰色的喷泉。榴霰弹的破片向四周飞舞,空气中迅速充满了飞扬的灰色尘土和赤红色金属碎片。克里格炮手们越干越起劲,炮击的力度也随之不断加强,节奏不断加快。在撼地炮的轰鸣声中,更沉重的轰击炮也用它的怒吼声加入了合唱。炮弹在柔软的地面上砸出一个个大弹坑,铺路石大小的岩石被炸飞上天,又像雨一样落下,然后再被下一发炮弹炸起来。一整个上午炮击都在持续着,一阵阵爆炸像锤子一样打击着外层防线,直到第88攻城集团军的炮管都因过热而发红为止。

    与此同时,在外围防线后面的前进阵地上,防御者的炮手们以牙还牙,进行反炮火准备。毒蜥(Basilisk)自行火炮驶入预先准备好的炮位,这些炮位能保护火炮免遭敌方火力伤害。毒蜥火炮的炮口抬向天空,压得液压传动装置的活塞吱吱抱怨。炮尾一下子打开了,只听“砰”的一声,炮弹被装进了炮膛,接着,炮尾哐当一声关上了,炮栓闭锁就位。最后是检查距离、射角、横向偏移量……毒蜥开火了,炮弹释放出的能量压得减震器痛苦地变了型,后坐力使得这辆四十吨的装甲车猛地一退。炮兵之间的较量开始了。

    在远处的克里格的炮兵阵地上,火炮正齐声合唱,根本听不见来袭的炮弹的呼啸声。当克里格炮手们专注于搬运炮弹和药包时,几声爆炸声突然在他们周围响起。敌军的首批炮弹落在距离克里格炮兵阵地很近的地方,接下来弹幕开始变宽,再接下来,弹幕就越来越近了,这可不是个好兆头。一发敌军炮弹直接命中了第413炮兵排,把一门撼地炮炸成了儿童玩具般的零件状态,引爆了堆在它旁边的弹药,它的整个炮组——一共八人——一齐葬身火海。这虽然是敌军火炮在极限射程上的一次侥幸命中,但它预示着这场炮兵对决不会是一边倒的战斗。

    当炮兵之间的战斗开始时,第158团的士兵们正坚定地前进,他们披着战壕大衣,戴着防毒面具,每人之间距离五码,形成了一队队长长的、深色的队伍,以一致的步伐行军。炮弹就在他们头顶上飞过,尖叫着冲向叛军或帝国军的目标。当炮兵之间打得难解难分时,步兵仍在坚决地前进,几乎全忘了这场正在他们头上如火如荼地进行的炮兵对决。

    命令中规定:今天的步兵作战行动限制在稳健地向敌军前进,然后停止前进,着手挖掘第一批战壕,停止前进的时间应足够完成挖掘战壕。步兵暂且不必进攻敌军阵地,因为炮兵不可能在一个早上就能削弱敌军防线,但重型火炮将进行远程压制射击,阻止敌军与前进中的步兵接触,并干扰、疲惫敌军的炮兵。

    当夜幕降临时,首批单兵掩体就能挖好,这些掩体深六英尺,每个掩体可容纳两名士兵。到第二天,各个单兵掩体都要扩大,通过一条狭窄的堑壕与下一个单兵掩体连接起来。通过这种方法,每个班都能建立起一道基本战壕。然后各班的战壕还要与排的战壕连接起来,再然后,排的战壕又要跟连的战壕相连,接着连的战壕又要与其他连的战壕相连。在这一过程中,战壕就是这样不断扩展,彼此相连,最后形成战线的。

    用手挖掘的首批掩体深六英尺,宽两英尺,它们将成为更持久的前线阵地的基础。为了更安全一些,战壕可能还会加宽,在周围堆上沙包。借着夜幕的掩护,铁丝网安装队将把一卷卷铁丝网设在战壕前,不给来巡逻或偷袭的敌军留下捷径。重武器的阵地也要选好,然后就开始挖掘。地下掩蔽部的入口是可以看见的,它挖在战壕胸墙上的。各排要实行轮换值班,两个班负责警戒,两个班负责挖掘,两个班则趁机休息。所有这一切都是精心策划好的,当死亡军团各团队在克里格上训练时,他们学的就是这些东西。靠着掘壕工具、铁锹和鹤嘴锄,克里格士兵们为自己建造了一个新家。各排、各连之间互相竞争,看谁能最快完成自己的工作,克里格上的学员排在训练时也是这么做的。

    弗拉克斯上的岩石很像浮石,挖起来很省力,所以战壕延伸得很快。挖战壕是件脏活,士兵们个个都像覆盖着灰色尘土的鬼魂,暴雨一下,战壕又变成了一片灰色的泥潭,但一周之内,前进阵地就完成了。在这基地里,他们可以向后挖交通壕,与后方单位保持联系,也可以向前方挖地道,建立前方观察点,在前方观察点,他们可以袭扰敌军阵地;敌军一有动静,前进观察点就能迅速通报基地。

    当死亡军团正有条不紊地挖战壕时,敌军并没有发动攻击。敌军龟缩在坚固的碉堡和防线里,例行公事般地进行着炮击,偶尔放一两枪冷枪,打几发迫击炮袭扰一下。两条平行的战线里,人们越过战线之间的无人地带望向对方,彼此谁都不敢贸然进入无人区。

    当死亡军团正在挖掘、加固战壕时,萨凡主教的叛军已经占据了对面的预备阵地。在地图上,这些阵地也许可以被叫做防线,但它们并不是一条固定的线。它们每一个都是复杂的防区,里面布置了战壕、防线(用速硬水泥和塑钢进行了简陋的加固),战壕和防线还往往与碉堡相连。这里有重型地堡,它们设有供重武器使用的多重射孔,武器阵地用沙包加固过,在需要的地方,还会特别布置用装满碎石的油罐、皱形钢板及防弹板组成的路障。在地下挖有个人掩体,以保护防御者免遭敌军炮火杀伤。所有这些阵地前,都设有绵延数里的坦克陷阱、铁丝网、反坦克壕和雷区。

    叛乱之后,敌军重新布了几百万枚地雷,因此,帝国原先掌握的雷区部署情况全都失效了。在一些地方,防御阵地组成了支撑点,抵抗巢足以抵挡最重的炮弹。这些抵抗巢通常用于为防御者提供紧密连结的火力射界,彼此之间可以互相支援。每条防线都有约五英里的纵深,可以为防御者提供良好的掩护,可让防御者组织纵深防御。突破每道防线都是一次大冒险,每往前突破一步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更糟糕的是,环绕城堡的三道主要防线越往里就越密,敌人突破得越深,他们所遭到的抵抗也就更猛烈。




对外层防线的首次进攻

    克里格死亡军团必须依次攻克三道防线,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势必付出大量牺牲,但时间不等人,要按照计划好的时间表行事,克里格军团就得尽快发动首次攻势。

    执行46-39区内的首次攻击任务的重担落在了第149团身上。根据叛乱发生前的情报,克里格军团可能从这里攻破防线。这里的工事尚未完成,因此克里格军团有可能从这里进行一次他们渴望已久的快速突破。在第149团左翼的第143团、右翼的第150团将提供强有力的支援性攻击,以压制敌军,并将敌军的预备队牵制在其阵地上,不让敌预备队投入到主要进攻方向上。第11突击军已经调到了第149团后面,并做好了准备,只要初次攻击能在防线上打开突破口,第11突击军的坦克部队就将投入突破口,长驱直入,直捣敌防区。

   第一次步兵进攻将在212813.M41开始。在这次攻势中,五十万士兵将在两天内,分波次投入进攻。人们并不期望第一波攻击能取得多大进展,只希望能通过强有力的步兵进攻找出敌军防线上的弱点,由掷弹兵部队打头的第二波攻击将打在防线上的弱点上,进攻部队要在防线上打入“楔子”,并坚守到第二天,随后,第三波攻击将通过这些“楔子”,扩大突破口。当这些过程完成后,第61坦克团将调出预备队,投入突破口,撕碎防线。当然,得对46-39区及其临近区域进行数日的重炮轰击之后,这一切才能进行。

    首次攻势的准备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大量从炮击军调来的火炮、以及加强步兵连的士兵已经进入了阵地——这一过程都是在敌军火炮和迫击炮的干扰射击下完成的。为首次进攻准备的炮击方案非常复杂:在前沿战壕里部署有步兵自己的迫击炮,当步兵跃出战壕进行冲击时,这些迫击炮就用来提供俯射火力,将炮弹射入敌方战壕里;在前沿战壕后面的二线战壕里,部署有重型迫击炮和四管火箭炮,用于对付已被识别出来的敌军重武器阵地;再后面部署有美杜莎攻城炮,用于对付敌军地堡和永备火力点;再再后面则是撼地炮,当步兵进攻时,撼地炮将以密集的徐进弹幕射击支援他们,将敌军步兵压制在战壕里。随后,撼地炮将转为反炮兵火力,以对付可能的敌军或已确认的敌军炮兵阵地。在最后面是“轰击”型重型攻坚迫击炮,这些庞然大物将在徐进弹幕射击中提供可观的火力,随后将炮击防区深处的敌军支撑点。为了支援这次攻势,已经储备了四百多万发炮弹。这次炮击将是这场战争发动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它将把几百万发炮弹倾泻到三个区中。

    第21炮击军的火炮齐声怒吼,加入了攻城团自己的炮兵连的合唱,掀开了为期五天的炮击的序幕。这次炮击的目的是:为即将开始的进攻削弱敌军。大炮无情地轰击着目标,将无人地带和敌军前沿阵地炸得有如月球表面一般。从战壕中看去,似乎没有任何东西能从这场漫长、猛烈的炮击中幸存。火炮命中了一切被看见的东西:坦克陷阱、铁丝网、地堡、便道(用于快速机动援军和供应品)。这是一场毁灭性火力的展览,它以击鼓的节奏进行着,伴随着单调而可怕的炮弹呼啸声,它持续了一天又一天。看起来,似乎当攻击发起后,将不会有任何人阻挡他们。

    212813.M41,首批进攻连队已经就位,各个班肩并肩地挤满了前沿战壕。在他们前面只有战壕的墙壁和梯子,往上几步就能到无人地带。就在攻击发起前一夜,铁丝网组借着夜色掩护爬出战壕,在己方的铁丝网上开了口子,以便参加进攻的士兵通过。连长们等着前进的命令,排长们等着连长发话,而军士们也在等着排长的话。在他们头顶上,炮击密度逐渐增强,爆炸一声接着一声,间隔之短,让人听起来就像是阵阵闷雷炸响,又像一堵炸音形成的墙。然后,炮击结束了。所有的火炮都不作声了,战场上顿时寂静得吓人。时候到了。

    前进的命令传遍了整个通信网,然后,首批步兵班像一个人一样,一齐涌出战壕。士兵一个接一个地从胸墙上出现,然后向前迈进,绕开己方布设的铁丝网,组成了一队队暗色的队列,穿过无人地带里的弹坑,向前冲锋。

    当炮击停止时,敌军步兵班也立刻进入阵地。他们的阵地已经被炮击粉碎,被炸碎的护墙瘫在地上,战壕被炸平了,地堡被直接射击摧毁,地堡里的步兵班都被消灭了。但是,尽管炮击异常猛烈,仍然有不少躲在深深的个人掩体里的敌人幸存,现在,当监军和军官们咆哮着命令时,他们迅速跑向阵地。死亡军团已经来了,他们不得不战斗。

    克里格步兵在前进着,没有任何人来阻碍他们,十码、二十码……突然枪炮开始作响,重型爆矢枪的子弹扫过无人地带,扫倒了前进中的士兵。死亡军团坚定不移地前进着,最前面的队伍就像在阅兵场上一样行进,一头撞进了无情的弹雨中,一个个地像镰刀割麦子般被扫倒了。

    接着,敌军的炮弹开始落下。由于敌军火炮都已经事先装定好坐标,因此炮火既准又狠。无人地带顿时为爆炸所覆盖,进攻者队形中火花朵朵,尘土飞扬,烟雾腾腾,充塞空气。弹片落处,血肉横飞,其状甚惨。然而进攻者丝毫不乱,稳步向前,直入火海。经过无人地带的路途很短,然而就在几分钟之内,就有数千人阵亡。他们是在前进中被扫倒的。随着敌军火力逐渐增强,一些班不得不卧倒,爬到弹坑中寻求掩护,但这样做只会招来更多的炮弹。

    军官们喝斥各排前进,却一一被扫倒。在后面的战壕里,下一批步兵班正在集合,头上弹雨横飞,他们上了刺刀,等着投身战火的时刻。他们并没有等太久,当敌人进入阵地之后,他们爬上梯子,然后立刻被打中了,许多人掉回战壕,落在战友身上。只有很少的人能在爬出战壕后前进十码。

    在密集的敌军火力下,一个又一个排接二连三地被冷酷无情地屠杀。无人地带里尸横遍野,伤者到处都是。幸存者在泥泞中爬行,有些人想爬回去,其他则仍旧试图前进。少数几个班抵达了敌军防线,投出了手榴弹,端起了刺刀。但即使是在这里,他们也遭到了敌人的顽强抵抗。敌军坚守阵地直至最后一人。在469-391区,没有一个排抵达敌军防线。第32连的9个排原先有600多人,在第一波攻击中就有542人伤亡,所有的军官都阵亡了。在晚点名时,幸存的58人甚至凑不齐一个排。

    不顾前面的惨重伤亡,在二线战壕和交通壕里,第二波士兵正在准备进攻。在拥挤的士兵中,掷弹兵班披着沉重的盔甲,笨重地前行。这些掷弹兵们即将踏入死地,对于他们来说,头顶上飞过的炮弹根本不算什么。这就是克里格士兵。第二波士兵将走过同一片地方,就在这里,第一波士兵几乎都被消灭了。

    参加第二波进攻的士兵们按照计划规定的那样,排好队列爬出战壕。弹雨立刻覆盖了他们,给第一波攻击之后留下的尸堆又增加了一层。在(剪开来供进攻部队出去的)铁丝网的口子上,死伤累累,血肉横飞,哀嚎连天,惨不忍睹。屠杀持续了一整天,直到夜幕降临时才停止。整个晚上,伤员爬回战壕里,头上偶尔炸起照明弹,照出一片地狱般的惨状。无人地带里,到处是挣扎、扭曲的人。有些幸存者整晚都在坚守其在无人地带里的阵地,夜色中,偶然有几次交火,那是少数几个勇敢者仍在试图向目的地前进。

    损失惨重得可怕,而进展却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黎明来临时,这一切又重新开始了。无尽的炮兵对射继续着,弹雨再次纷纷落下,把尸体炸成一堆堆紧密的肉块。第三波攻击依旧照样进行,结果也是一样的伤亡惨重而又徒劳无功。人们渴求的突破不会来临。防线的工事已经构筑完毕,甚至可能进一步加固了。敌军依然维持着防线。

    218813.M41,当幸存的克里格部队撤回战壕里坚守阵地时,敌军发动了反击。敌军知道克里格部队已经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他们希望借此机会进一步扩大战果。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叛军没有进行炮火准备,就蜂拥而出,越过无人地带,直冲克里格部队。敌军的步兵班(其中许多搭乘奇美拉运兵车)向克里格部队进攻。饱受折磨的克里格士兵迅速进入重武器阵地,其中大半一直守在重武器旁边,没有参加悲惨的越过无人地带的进攻。整条防线上,坚定的炮火阻止了叛军的进攻,部署在二线的四管火箭炮和重型迫击炮迅速调整火力,将敌人死死压制住。

    在R462-3892战壕里,马洛特(Marot)中尉和他挑选出来的士兵(来自第143团第15连的三个被打散的排)发现,无人地带里出现了大批叛军步兵,就是从马洛特的指挥哨里都能清楚地看见。马洛特中尉立刻向后方请求炮火支援,但不知为什么没有进行炮击。叛军不顾马洛特及其部下的激光步枪和重机枪火力,步步逼近他们。马洛特与其侧翼的部队失去了联系。敌军步兵逼近了,向战壕里投出了手榴弹。马洛特的士兵也以牙还牙。在激烈的战斗中,马洛特的排要面对数量占据压倒性优势的敌人。他手下只剩下了三十个人,然后又剩下了二十个。他用刺刀和枪托(这是他最后的武器),顽强地进行肉搏。有个敌人趁中尉不注意,用链锯剑锯断了他的左臂。当中尉不支倒地时,战壕被占领了。叛军试图攻向防线的下一区域,但遭到了顽强的抵抗。敌军停止进攻后,一次炮火呼叫终于唤来撼地炮,摧毁了克里格自己的前沿战壕,将敌军插入克里格防线的楔子粉碎了。




夜晚来临时,叛军已经精疲力尽,克里格士兵的尸体上面又堆满了叛军的尸体。战斗再次陷入僵局。炮兵仍在对射,但熊熊燃烧了三天的战火已经退去。

战壕里的生活

    整条战线上,双方都在进一步加固防线。克里格的战壕向后延伸,增加了第三和第四战壕,炮兵阵地被改善了,前沿阵地得到了极大加强。密如蛛网的堑壕系统地向整个范·梅尔斯兰德荒原延伸。看起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双方都不打算采取行动。第149团失败的进攻仅仅是无数次类似的进攻中的第一次。各团依次向无人地带发动了勇敢的进攻,每个团都被击退了。只有第34防线军第308团在进攻萨利塔马丘陵时在204高地上打进了一个楔子。他们坚守高地数周,但在敌军的反复反击之下,最后还是不得不撤退。

    一连几周,双方都在各自阵地上僵持着,哨兵们望着对面的敌军阵地,两边阵地中间是惨不忍睹的无人地带。尽管战局陷入僵持,各部队仍然轮流巡逻、偷袭敌军防线。无人地带里的夜间作战行动包括巡逻、布置雷区、标记铁丝网上的缺口以供随后的偷袭行动利用。偷袭战壕抓“舌头”的行动非常普遍。被抓来的“舌头”要接受审讯,以获得有关兵力和阵地位置的情报。炮兵仍在进行永无休止的战斗,双方的整天互相朝对方后方进行干扰射击。在火炮射程之内,死亡随时会降临。即使是在这段平静的时期里,即使双方都没有发动进攻,损失依然迅速增加。第88攻城集团军没有一个团正在进攻,即便如此,平均每天仍要损失2000人。当然,这些损失是意料之中的,克里格各团能持续得到补充兵,填补兵员的损失。

    生活在战壕里的士兵们就像老鼠一样,挤在阴暗、湿寒的地下掩蔽部里。执勤的人站在战壕里的哨位上,观察着敌军的一举一动。弗拉克斯的气候多变,每天都会有狂风暴雨,大雨把战壕变成了水渠,把无人地带变成了沼泽。流入战壕的雨水很快会退去,留下一堆堆粘稠的灰泥浆,把战壕变成了沼地。向前沿开拔的士兵可能会觉得他进入了一口日夜不停的大锅。火炮的吼叫声、炮弹的呼啸声和爆炸声终日响彻范·梅尔斯兰德荒原。在夜间,天空被爆炸的火光和照明弹的光芒照得通明。越靠近前线,弹坑就越密集,被遗弃在泥浆里的尸体和被打坏的装备就越多。军需官和他们的助手们穿行于尸体之间,收集任何可用的装备,从尸体身上扒下制服、武器和供给品,这些东西都要回到后勤仓库里,重新发给新来的人。对于冷酷的军需官来说,一具尸体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个能给补给品清单上增加更重要的物资的机会,除此之外,一具尸体只不过是一堆能很快补充上来的肉而已。

    弗拉克斯是一片阴沉的荒原,大地是单调的灰黑色,阳光终日被烟雾遮挡,天空中愁云惨淡。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的臭味,在进攻失败的地方,未掩埋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由于炮击一刻不停,掩埋尸体的尝试往往以增加更多的尸体而告终。发臭的尸体只能留在那里腐烂。重炮日复一日地把尸体捣碎,直到所有的尸体都碎得不能再碎为止。腐烂的尸身布满了整个无人地带,这些碎块都曾经是人的一部分。被炸碎的士兵尸体就摆在弹坑里。双方不久就把遗骨移到自己阵地上,作为纪念牺牲者的死亡祭坛。死亡环绕着他们。在僵持的几个月中,空气和地面都受到了污染,变得剧毒无比。

    弗拉克斯攻城战的第一年就这么过去了。敌军的外层防线顶住了第一次攻击,双方都自我安慰说消耗了对方的力量。某一天,在某处,某些事情一定会发生,但在那之前,双方都只能在这僵局之中继续耗下去。

A-453要塞之战

    897814.M41,第30防线军第261攻城团接到命令,对45-49区进行一次火力侦察。在战线相对寂静了六个月之后,第30防线军准备发动新的攻势,为此,它在自己的整个前沿都进行了侦察。上级给了第30防线军一段时间以恢复元气,为了支援这次新攻势,第19炮击军也已开始重新部署。上级将进攻敌军防线上的支撑点——A-453要塞——的重任交给了第9连。

    A-453要塞是一个坚固的阵地,由多个相连的碉堡和永备火力点组成,但它的主要武器——一门装在炮台上的撼地炮——已经被一枚轰击炮的炮弹直接摧毁。可是,它的永备火力点尽管已饱受炮火摧残,里面却仍旧布满了重型爆矢枪,其交叉射界可以覆盖整个无人地带。A-453要塞周围环绕有反坦克壕、雷区和厚厚的铁丝网,在地堡地下还有强化了的个人掩体和储备物资,以供驻军之用,驻军可以从半英里之外,通过一条安全的地道进入地堡里。此前曾对A-453要塞发动过一次攻击,结果被轻易击退了。

    在夜色中,第9连连长迪波克(Tyborc)上尉看着自己的士兵,他们正在进行最后的准备。天一亮,他就要带头进攻,在后面,高级军官们将在安全距离上估测要塞的强度。当上尉带着部下进攻越过无人地带时,一个四管火箭炮排将被牵上前,对要塞进行直接射击。为了使进攻更容易,士兵们在前几周就挖了一条新战壕。迪波克上尉的部下只需要越过三百码,就能到达相当安全的反坦克壕。

    炮火准备开始时,天还没亮。炮弹从头上呼啸而过,扑向夜幕中的要塞。在炮击的断奏中,迪波克的先头排拥入前进战壕,准备出击。当第一道曙光出现在地平线上,炮击停止了,迪波克下令攻击。他第一个爬上梯子。

    无人地带里弥漫着炮击产生的烟雾,因此,进攻者一开始能很快通过开阔地。在头一百码,敌人没有对进攻作出任何反应。当接近敌军铁丝网时,迪波克上尉喝斥全连保持步调前进。突然,一挺重型爆矢枪吼叫起来,第9连遭到敌军火力袭击,全连卧倒在地,以躲避致命的火力。迪波克的班匍匐前进,到了铁丝网前,他们冒着密集的爆矢弹,拼命地用剪线钳剪铁丝网。在他们后面,其他班一样被压制在地上,正在遭受伤亡。但在前方,上尉及其指挥班终于从铁丝网下面滚过,跳进了反坦克壕。

    第9连不顾伤亡,跟着上尉向前冲。更多的人抵达铁丝网,剪开口子,跳入壕沟。顺着壕沟的斜坡往上爬时,士兵们又踩上了地雷。这些地雷是防御者为了对付敌军步兵而布设的。迪波克的人现在进退两难,他们现在要么向后退,冒着敌军火力穿过无人地带,要么向前,可前面又是雷区。迪波克命令士兵不顾伤亡地前进,并身先士卒,第一个冲上斜坡。地雷在他左右纷纷爆炸,但他还是到了坡顶,其余的人紧随其后。在迪波克前面,一个火力点继续射击,爆矢弹纷纷射向士兵们。上尉身边的一个士兵被一发爆矢弹击中,弹头在他体内炸开,将他炸成了一团模糊的血肉,他的一块骨头碎片刺伤了上尉的腿。迪波克蹒跚而行,命令部下拿下这个火力点。

    现在,防御者已经回过神来对付这次奇袭了。防御者从他们的临时掩体里爬出来,发现克里格士兵已经冲过了铁丝网,一些人冲上前迎击进攻者,要塞里突然爆发了肉搏战,而其他人看见进攻者已经近在眼前,以为阵地已失守,吓得拔腿就跑。

    要塞突然陷入一片混乱。四管火箭炮发射的炮弹落下,不分青红皂白地杀死双方士兵。迪波克的部下攻入第一个火力点,朝射孔里丢手榴弹,炸死了里面的射手,但迪波克被一块弹片击中,再次负伤。他已经在支撑点里打进了一个小小的楔子,他必须守住它。上尉失血严重,他借着一个已经倾覆的、用装满石头的油桶和沙袋组成路障掩护自己,在他身边,他的士兵们正在与四面八方涌来的敌军交火。在冲锋中,他的电台操作员不知到哪儿去了,电台操作员现在肯定是死在哪里了。第9连急需援军来守住他们夺取的阵地。迪波克叫来一个士兵,叫他带回口信:“第9连已过铁丝网。敌军力量在增强。如有增援定能守住。”信使立刻上路了。

    迪波克的第9连在孤军奋战。在烟雾中,第二个火力点被火焰喷射器烧成了废墟。现在第9连已经占领了一些敌军战壕,并向中央地堡前进。他们夺取了一个通往个人掩体的通道,用热熔枪射穿了钢制的大门,迪波克率领部下,沿着速硬水泥造的楼梯,直扑地下的地堡。他前面是一条长廊,里面匆匆设了几个路障。前面激光直闪,跳弹横飞,仍然在一瘸一拐地前进的迪波克下令部下随他冲锋。他们冲向人数少于他们的防御者,用刺刀解决了敌人,夺取了长廊。迪波克挂了第三道彩,这次是打在头上,幸亏他的头盔——现在已经被打碎了——救了他一命。




第9连及时夺取了走廊。在外面,已经能听见重型炮弹的呼啸声不断增强,敌军开始呼叫炮兵向自己的阵地射击。经过预先瞄准的齐射直接命中,将地面炸得翻腾起来。这是一场屠杀,呼叫炮火的人也葬身火海。在地下,迪波克和四十来个士兵还算安全。

    大规模炮击结束了地面上的战斗,持续不断的炮击将每个人都赶到了地下。迪波克的士兵仍守着走廊,但是到了夜晚,援军还是没有来。显然,信使没能回到阵地上。第9连的幸存者们必须坚持下去,巩固他们得来不易的进展和希望。

    英勇的上尉和他的战士们并不知道,他的信使已经回到了己方战线。信使花了几个小时,爬过一个又一个弹坑,才穿过了无人地带,回到了自己人那里。他在路上负了伤,血从头一直流到脚,然后又流进泥里,但他坚持着立正姿势,将口信带给了杜里安(Durjan)将军,当时将军正站在自己的指挥所里,观察着战场形势。

    终于来了。在叛军防线上打入楔子的消息终于来了,随着而来的还有攻破防线的可能。将军立刻向电台操作员口授新命令。掷弹兵部队一准备好,就跟着第9连进攻。迪波克需要一阵弹幕以阻挡敌人向堡垒增援,全团要立刻全线进行牵制攻击,拖住敌人。最重要的是,他需要一支突破部队尽快进攻。

    第二天清晨,迪波克的士兵们在A-453要塞的地下走廊里进行着激烈的肉搏战,与此同时,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掷弹兵部队开始向要塞进军。在漆黑中,只有手榴弹的爆炸在闪光,第9连坚守着阵地。敌军从地道调来了援军,但他们无法攻入第9连把守的走廊。空气中尘土飞扬,爆炸产生的浓烟几乎让人窒息,要不是有呼吸器,士兵们肯定都会死。第9连的士兵们打完了子弹和手榴弹,就从敌军尸体上偷来武器。他们在走廊里设置路障,并据障坚守,每倒下一个人,就会有另一个人来顶替他。第9连甚至还用自己人的尸体来加强路障。迪波克手下只剩下了十六个人。整整一天,炮弹不断在地上爆炸,掀起阵阵灰尘,迪波克依然英勇地战斗着。到了晚上,掷弹兵已经消灭了其他地面建筑里的敌人,并向地下掩体进攻。

    战役的第三天是它的转折点。A-453要塞已经差不多完全落入克里格人之手,他们已经在敌军防线上撕开了一个口子。为了堵上这个口子,敌人一定会疯狂地进行反击。不过,杜里安将军已经实现从预备队里的第61坦克团里调出了三个装备毒刃(Baneblade)超重型坦克的坦克连,现在他将这三个坦克连投入了要塞区的战斗。毒刃超重型坦克和莱曼·拉斯主战坦克冒着弹雨隆隆前进,伴随着它们的还有一队阿特拉斯挖掘者,他们都装备了推土铲,用来填平反坦克壕,好让坦克通过。等到填完壕沟,让所有坦克过去之后,大半个早上已经过去了,损失了四辆阿特拉斯挖掘者。毒刃和莱曼·拉斯咆哮前行,将道道铁丝网碾碎在履带下,加入了坚守着废墟中的阵地的步兵和掷弹兵的行列,然后与他们一起向前推进。防线被攻破了,杜里安将军向突破口中投入了更多的兵力。第30防线军正在全线进攻。

    在地下的第三天,对于迪波克来说,是最漫长、最艰苦的一天。敌军使用了火焰喷射器,想把他熏出来。而他没有这种武器,不能回击敌人。走廊里充满了窒息性的黑色烟雾。迪波克只剩下最后一个空气过滤器了,一旦这最后一个不能用了,他也就完了。他的饮用水早已用完,激光手枪已经没有了能量,腿上和腹部又多了两处伤。他倒在走廊上,随时可能死亡。敌人用火焰喷射器扫射一番之后,再次冲入走廊,他们在门口就被激光和手榴弹干掉了,克里格士兵迅速上前,从尸体下取下武器装备,一个死人身上还背着火焰喷射器,燃料罐还是半满的。在敌人再次进攻之前,他们跳回了路障后面。火焰喷射器将以火海封锁住入口,阻止任何敌人攻进来,直到燃料用完为止。

    第三天夜晚,地面上的战斗仍在继续。迪波克不知道,掷弹兵已经攻进了地道,在付出了沉重代价之后,已经占领了主要地道。他们很快安装了炸药包,以防敌人夺回走廊。但是,掷弹兵们已经一条走廊接一条走廊地夺取了整个地道。黎明前,一位掷弹兵军士发出信号,说他已经找到了幸存者。该掷弹兵在证明自己是友军之前,差点遭到攻击。

    迪波克上尉蹒跚着走出避弹所,与他一同走出来的还有八个遍体鳞伤的士兵。上尉手里拿着一具没有燃料的火焰喷射器,身上衣衫褴褛,头盔也碎了,他的双腿、右臂、腹部、头部都受了伤,但他依然活着,而A-453要塞已被拿下了。

首次突破

    第30防线军坚定地给敌军施加强大压力,越来越多的步兵和坦克通过A-453要塞进行突破,扩大突破口。敌军不得不从其他区抽调部队,试图阻挡突破,由于缺乏兵员,其他区的形势也是岌岌可危。克里格死亡军团正在向前推进,越过那些不久前双方似乎要永远僵持下去的地方。在接下来的十天里,战火不断往前烧。短时间里,战争由绞肉机般的堑壕战变成了在开阔地上进行的运动战。死亡军团的坦克向东方推进,敌军不断地向克里格坦克反攻。范·梅尔斯兰德荒原变成了一片被战争机器碾碎的废墟,在死亡军团推进的道路上,到处都是烧尽的残骸、被遗弃的火炮和武器。第8突击军进入突破口后,转向南、北两个方向,席卷整个外围防线。各防御阵地原本都是用于防备正面攻击的,现在它们突然遭到来自侧翼和背面的进攻,没过多久就失守了。

    敌军开始撤出防线,向后撤退。他们知道在后面还有第二道防线,恨不得能立刻撤到那里,寻找新的掩体。第30防线军走到哪里,友邻的第12防线军就跟到哪里。第12防线军的士兵冲过无人地带,这些无人地带不久之前还是地狱,现在只有一些倒霉的敌军后卫部队守在这里。没过多久,第34防线军也攻克其正面的敌军防线,越过了萨利塔马丘陵地带。当敌军撤退时,死亡骑兵连跟在后面紧追不舍,骑兵后面则跟着步兵连,他们的队形前面没有敌人阻挡。在进行了两年艰苦的消耗战之后,第一道防线终于像用卡片搭成的房子一样崩溃了。虽然扫尾工作还没完成,第一道防线上还有敌军的后卫部队在进行孤立无援的抵抗,以拖延克里格死亡军团的进军,但这些部队将会很快被消灭。伤亡尚未统计出来,但弗拉克斯攻城战的第一个目标已经达成了。




战役计划图,从中可以看出由四个防线军组成的包围圈(第19页):


弗拉克斯攻城战将是一场炮手的战争。下图展现的是一个炮兵阵地上,在两次射击任务之间,炮手们正在卸下额外的弹药(第21页):



这是一队走在行军纵队前头的死亡骑兵,他们要侦察敌军阵地,并掩护行进中的部队(第21页):


一位死亡骑兵(第23页):



重型火炮是攻城团的中坚火力,它们一旦布置好了之后,就可能要呆在阵地上长达数月,有时是数年之久(第24页):


在地狱犬(Hellhound)喷火坦克的支援下,一个克里格步兵班正向敌军战壕投掷手榴弹,要把敌人炸出来(第25页):



这张图展示的是突破外层防线的战斗中,莱曼·拉斯主战坦克向A-453要塞进攻的场景(第26页):


毒雾笼罩在第261团第29野战炮连的重型迫击炮上空(第27页):



热门搜索

手游排行榜

  • 最新排行
  • 最热排行
  • 评分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