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盗装备、高潮时断网帮助戒网瘾

时间:2016-07-31 来源:88130安卓下载 作者:佚名

提到孩子网瘾,诸多家长头疼不已,提到戒网瘾机构,家长们也心有余悸;市面上许多的戒网瘾机构也不断被爆出负面新闻,体罚、暴力殴打、电击等。可是余强经营的戒网瘾公司却没有遭遇这种负面困扰。虽然他帮人戒网瘾的方式不暴力不危及生命,但却非常猥琐。他自创了一种网瘾“治疗”法,那就是利用网络技术控制网瘾者的游戏账号,每次在对方最高潮的时候搞个破坏,比如断网、盗装备等手段,让对方对网游提不起兴趣甚至厌恶。他笑称,自己以前就是个网游老戏骨,很明白那种滋味,也体会过。所以,他自信这招很有效。

【绝招】破坏网游上瘾者的兴奋度

余强的"戒网瘾公司"除了他这个老板,还有四五个员工。在他电脑上屏幕上,分布一层层游戏界面。“这就是那些孩子们正在的玩游戏,我这边可以进入他们的电脑和账号。 ”而这些孩子会发现,玩到最高潮时,电脑会突然掉线。 “有一个孩子很有毅力,修电脑修了一个月,整天在网上骂,但肯定不知道真正原因。”余强笑着说,这就是他对网游上瘾的孩子最大的打击。还有一些游戏需要存装备的,余强的工作室会通过盗号把装备全给“偷”了,让他们“痛不欲生”。

“玩过游戏的都知道,总是出现这种情况,自然就会对游戏失望,觉得没意思了。 ”余强说,“当然,我们做的只是第一步,剩下的沟通工作还是要家长去做。 ”

余强今年30岁,05年从省城某高校毕业。他说,当年自己玩网游也是“轻伤不下火线”般的痴迷,大学时从生活费里挤出钱来买装备。但是玩到高级别,自己的号被人盗了,损失惨重,“当时就觉得万念俱灰,瞬间觉得游戏没什么意思了,不想玩了。 ”

而就在那个时候,“网瘾”这个社会现象也正在被社会广泛提起,他就琢磨,用这种“以毒攻毒”的办法也未尝不可。 2006年初,他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但刚开始根本没有客户,干了两年后客户多了一些,业务开始逐渐拓展开来。

【局限】只对单纯网游上瘾者有用

余强说,这些年他粗略算了一下,客户至少有1000多人。工作室收取的费用不算低,每个月2000元。但是为了保证服务质量,他们也会对客户人数进行限制,每个月最多30人。客户人群基本是初中到大学生这一个年龄段,特别是高中生很多。

“合肥本地的倒不多,湖南、浙江的比较多,都是家长用网络联系我们。”有些家长不懂游戏,余强的工作室要逐步进行调查,搞清楚孩子们的游戏账号、QQ号等,根据对方游戏的进展程度决定“下手”时机。

余强说,只要是单纯对网游痴迷的,用这个方法起码有九成成功率。但也有很大局限性。“其实我这只是让对方失去对游戏的兴趣,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他表示,在孩子对游戏逐渐失去兴趣时,家长要及时介入,用平等沟通的方式让他们重新回归到正常生活节奏中。

而有些人看似有“网瘾”,但根子上不是,甚至严重到有心理疾病的程度,余强说,比如有一个客户玩游戏出现了幻觉,甚至有些精神分裂,这就需要到专业医疗机构治疗了。

【争议】入侵他人电脑涉嫌侵犯隐私

虽然客户越来越多,但余强引发的争议也越来越大。不少网友质疑他利用“黑客”技术侵入他人电脑,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终归涉嫌侵犯他人隐私。

余强自然早就考虑到这一点,因此在接受客户前,他都会与监护人签订一份协议,说明自己要做的事项,必须要以对方接受为准。 “我对员工的要求也比较严格,绝对不能泄露他人隐私,也不能以此偷装备牟利。”余强还称,自己也早已向警方说明工作性质,“我们只看我们应该看的,超出范围绝对不干,否则警方也放不过我们啊。 ”

不过对于成年人客户,余强却无能为力,因为不可能跟这些客户直接签协议。

【律师说法】涉及到隐私父母授权将无效

针对这种特殊的“黑客疗法”,安徽远致律师事务所主任方爱国律师表示,现在国内的相关法律针对网络虚拟空间的界定较少,有争议的地方也很多。在他看来,如果在父母的授权下,戒网瘾公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侵犯”未成年人在游戏中的“装备”等财产,但如果涉及到隐私,父母的授权就将失效。如果孩子过了18岁,在法律上有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便是父母的授权,戒网瘾公司也是没有权利从事“黑客”操作的。

热门搜索

手游排行榜

  • 最新排行
  • 最热排行
  • 评分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