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真实版手枪武器详解

时间:2016-02-09 来源:88130安卓下载 作者:佚名

真正的COD迷一定不会放过任何《使命召唤》系列的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将是真实版《使命召唤》中的武器介绍。

手枪篇


Model 39-2 ASP


这种9mm ASP手枪的底把上虽然有S&W和Model 39-2的标记,但该枪并非S&W公司的产品,而是纽约市Seventrees, Ltd公司的一个枪匠Paris Theodore在1970年代用史密斯-韦森39型手枪改装而成。该枪的设计是根据美国政府提出的隐蔽携带手枪的需求而设计。切短了套筒和握把长度,把扳机护圈的形状作了修改,在护圈前增加手指凹槽。套筒右侧增加了手动保险/待击解脱柄,这样左右手都可操作保险开关。为了方便在衣袋里出枪而不受阻碍,该枪取消了准星,只用延长的凹槽形照门作概略瞄准用。另一个有意思的特征是使用透明塑料制的握把侧板,射手可以很容易观察到弹匣余弹量。

类型: 全自动

口径: 9x19 mm 鲁格/帕拉贝鲁姆手枪弹

长: ~ 173 mm

枪管长: ~83 mm

装弹量:7发


马卡洛夫PM / PMM手枪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人总结战时的经验发现手枪在实战中使用率极低,再加上托卡列夫手枪的一些固有缺点,因此决定开发新的军官自卫手枪,要求比托卡列夫手枪更紧凑、更安全和停止作用更大的半自动手枪。可能是受到帝俄时期曾装备过的勃朗宁FN M1903的影响,有人建议采用自由枪机,因此需要一种威力尽可能大但又要适合简单的自由后坐式枪机的手枪弹。为此,苏联工程师Boris V. Syomin首先研制了一种名为PP39的9×18mm手枪弹,并于1940年6月提交靶场试验。这种PP39手枪弹就是后来的马卡洛夫手枪弹的真正前身,在西方和中国的资料上,一直认为苏联的9×18mm手枪弹是抄袭德国的9mm Ultra弹,但实际上早在二战前苏联人就已经在研制9×18mm弹,只是在战后借助德国9mm Ultra弹使之完善,而且苏联弹与德国9mm Ultra弹和战后类似的9×18mm警用弹都不通用,因为苏联弹的弹头直径更大。

马卡洛夫(Nicolai Fedorovich Makarov生于1914年,1974年退休,1988年去世)在1940年代未期开始设计他的自卫手枪,并命名为马卡洛夫手枪(俄文为Пистолет Макарова,相当于英文的Pistolet Makarova),缩写为PM(俄文ПМ)。由于PM的结构与德国的沃尔特PP近似,因此在许多资料上都认为马卡洛夫是模仿德国手枪。但事实上PM有很多鲜明特点, 比如固定销很少, 零件总数少, 尽可能一物多用,并非完全基于沃尔特PP。同时所采用的9×18mm手枪弹也被称为马卡洛夫手枪弹(或PM手枪弹)。在1951年,苏联红军决定采用马卡洛夫PM手枪作为新的自卫武器,并一直服役到20世纪未,除前苏联/俄罗斯外,在中国和其他前华约国家也有仿制。在2003年马卡洛夫手枪正式被新的Yarygin PYa手枪代替,但在逐步淘汰之前仍然有相当多的数量在俄罗斯的军队和执法机构服役。


马卡洛夫手枪采用简单的自由后坐式工作原理,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廉,在当年是同时代最好的紧凑型自卫手枪之一。射击时火药燃气的压力通过弹壳底部作用于套筒的弹底窝,使套筒后坐,并利用套筒的重量和复进簧的力量,使套筒后坐的速度降低,在弹头离开枪口后,才开启弹膛,完成抛壳等一系列动作。马卡洛夫手枪的击发机构为击锤回转式,双动发射机构。保险装置包括有不到位保险,外部有手动保险机柄。马卡洛夫手枪采用由固定式片状准星和缺口式照门,在15-20米内时有最佳的射击精度和杀伤力。其钢制弹匣可装8发PM手枪弹,弹匣壁镂空,既减轻了重量也便于观察余弹数,并有空仓挂机能力。

在20世纪最后十年间有许多改进马卡洛夫手枪缺点的试验,最明显的缺点是较低的停止作用和杀伤力,以及小容量的弹匣。首先,改进的弹药采用更轻的弹头和燃速更快的发射药颗粒,新枪弹的初速为430米/秒,比原来的9×18mm弹的315米/秒要快,使枪口动能提高到1.7倍。增大容弹量的马卡洛夫手枪改进型与新弹药同时研制,弹匣容量增加到12发,改进型把原来形状纤细的握把改成可以适应较厚弹匣的形状,握把嵌板也作了改进。改进型马卡洛夫手枪被定型为PMM(俄文ПММ,即马卡洛夫手枪改进型的缩写),而新的枪弹也同时被定型为9×18mm PMM弹。PMM手枪既可用标准的PM弹也可以用改进的PMM弹,其使用对象为军队和执法机构,但显然销售运气并不好。最后俄罗斯军队决定采用一把全新的、更有希望的手枪,就是同样由州立Izhevsk机械局设计的Yarygin PYa。

python “蟒蛇”转轮手枪



1986年,在美国洛杉矶地区的两大警察局LAPD和LASD跟随美国军方的选择,决定采用伯莱塔92F作为其属下警察的标准佩枪,替换掉原来所佩的柯尔特“蟒蛇”.357转轮手枪,从而掀起了美国警用手枪从转轮手枪转向大容量半自动手枪的大浪潮。从那一年起,著名的柯尔特“蟒蛇”.357转轮手枪在市场上象潮水一般退却了,不过其声望和市场价格却在悄然上升。在1993年之后,柯尔特公司已经不再批量生产“蟒蛇”手枪,想要收藏这种经典转轮手枪的人只能购买二手枪,或向枪厂高价订购。

“蟒蛇”(Python)是柯尔特公司生产的一种.357马格南口径转轮手枪,该枪在1955年正式推出,最初的打算是想设计一种加强型底把的.38特种口径单/双动击发的比赛级转轮手枪,结果由于偶然的决定,最后造就了一支以精度和威力著称的.357口径经典转轮手枪。

.357马格南口径转轮手枪弹(.357 Magnum)是由S&W公司研制的。S&W公司的设计人员以原来的.38特种转轮手枪弹(.38 Special)为基础,设计一种综合了良好侵彻力、平直弹道和较远射程的警用、自卫和狩猎用的转轮手枪弹,最后在1934年推出了现在的.357马格南手枪弹,这是最早的马格南手枪弹,从此手枪弹高速进入马格南时代。虽然.44马格南、.454 Casull、.41马格南等还有多种威力比它更大的马格南弹,但.357马格南弹却是更极好的自卫枪弹,其停止作用强,侵彻能力高,初速比起.38 Special弹大大提高,枪口动能也提高了2倍多,在近距离内甚至可以猎鹿。而射击时的后坐感适中,一般人都能承受,不像上述那些更大威力的马格南弹那么难以掌握。

这种口径还有一个特点,一把.357马格南口径转轮手枪在必要情况下,可以使用.38 Special弹应急,但反过来一把.38 Special口径的转轮手枪却不能接纳.357马格南弹。虽然这两种枪弹的弹头直径和弹壳直径相同(虽然名称不同,但实际上都是9mm口径),但.357马格南弹的弹壳加长了2.5mm,因此.38 Special口径转轮手枪的弹巢装不进.357马格南弹。


“蟒蛇”手枪是一种双动击发手枪,但也能用手扳下击锤进行单动射击,弹巢(转轮)向左侧摇出进行退壳和装填。击发机构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由柯尔特专门店或专业枪匠进行调整,使扳机扣力更轻柔。由于最初的目的是要设计一种特别坚固的手枪,因此“蟒蛇”转轮手枪的设计是在一个.41口径转轮手枪底把(转轮座)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该枪特别坚固和耐用,底把内有保险装置和柯尔特专利的转轮定位器(当击锤待击时固定转轮)。标准的“蟒蛇”手枪采用胡桃木握把,而警用型多为带手指凹槽的橡胶握把,虽然橡胶握把的外形不如胡桃木握把那般经典漂亮,但手感好,而且有助于控制后坐力。

枪管是螺接进底把的,枪管上面有一个斜坡形的肋条,根据枪管长度的不同,肋条下与枪管外壁之间分别内有1~4个排气孔式的长形孔洞,这样的设计据说是防止大量射击后枪管表面的热气影响瞄准视野的。在枪管下面有一直延伸到枪口端面的枪管下凸耳(underlug),枪管下凸耳里面挖空,因此重量并不大,退壳杆收容在枪管下凸耳中。

“蟒蛇”手枪的战斗型机械瞄具很适合快速瞄准。片状准星用销子固定在枪管顶肋条骨顶的斜坡上,可以在枪厂或通过专业枪匠更换,准星嵌有橙色的塑料片,在光线昏暗的条件下也容易使用;缺口式照门也可以拆卸和更换,可用改锥来调整风偏和高低。所有的型号都能安装瞄准镜,瞄准镜架固定在肋条上。

“蟒蛇”手枪有4种不同长度的枪型,最初推出时只有6英寸枪管型,后来针对不同的需要分别推出了枪管长度为2.5英寸、4英寸和8英寸的型号,通过肋条内的假排气孔数目能辨认出这些型号来。

2-1/2英寸型长度最短,适宜隐蔽携带,可供平民自卫或便衣警员使用,枪管上方的肋条内有1个假排气孔;

4英寸型的长度最适合让制服警员携带执勤,肋条内有2个假排气孔,当年洛杉矶的警察就使用这种型号,另外也适合作为平民自卫的武器;

6英寸的枪管能使.357马格南弹达到较高的速度和较好的精度,而且外形也漂亮,因此是最流行的型号,许多人把6英寸型“蟒蛇”用于收藏、比赛、精度射击、自卫或只是作为叮当枪(plinking gun,指射击一些叮当作响的物体纯粹用于玩乐的枪械),这种型号的肋条内有3个假排气孔;

8英寸型“蟒蛇”是专门为猎人生产的,有4个假排气孔。“蟒蛇”手枪的准确性极高,可与马努汉MR-73(Manurhin)或SIG P210等以精度著称的手枪相妣美,因此也有人用于射击比赛。


[NextPage]

带手指槽胡桃木握把的6英寸型“蟒蛇”手枪


带手指槽橡胶握把4英寸型“蟒蛇”手枪

“蟒蛇”手枪的表面处理极好,原本有两种处理方式:烤蓝和镀光亮镍。烤蓝的手枪表面呈现带有点淡紫的深蓝色,再没有其他烤蓝的转轮手枪能与柯尔特的“蟒蛇”相比,洛杉矶警察使用的“蟒蛇”主要就是烤蓝型;而镀上半光亮镍的“蟒蛇”即使在放置许多年后其表面仍然是非常光滑。在镀镍型号停产后,改用了更耐用的不锈钢型“蟒蛇”,柯尔特公司对于不锈钢型“蟒蛇”也有两种表面处理方法,一是传统的“拉丝加工”,用刷子在表面来回刷磨,虽然处理后会失去明亮的光泽,但表面较不易划伤,即使有轻微划伤也不容易看得出来;另一种是仿电镀漆处理,配合柔和的光学技术能反射出明亮高光泽的仿镀铬金属效果,使其表面有如镜子般完美光滑。

令人信赖的可靠性,比赛级的射击精度,华丽的表面处理,使“蟒蛇”手枪在刚推出不久就受到民间爱好者的青睐,被称为“柯尔特的卡迪拉克”,并迅速进入执法机构市场,而“蟒蛇”手枪的美学设计也受到推崇,它的风格特征被许多其他枪厂所效仿,尤其是全长的枪管下凸耳设计,但这些效仿者们始终不能像“蟒蛇”那样集美观和优异性能于一体并受到追棒。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当执法机构开始流行使用大容量半自动手枪后,“蟒蛇”手枪最终还是连同其他的警用转轮手枪一起被各种各样的大容量弹匣半自动手枪所取代。在1993年停产后,柯尔特公司转而大力推销新的“眼镜蛇王”(Kingcobra)转轮手枪,其外形特征与“蟒蛇”手枪有延续性,但许多人仍然喜欢经典的“蟒蛇”。今天这种转轮手枪只能向独家的柯尔特订货商订购,零售价格在1000美元以上。

性能 2.5英寸型 4英寸型 6英寸型 8英寸型 枪管长 64 mm 102 mm 153 mm 203 mm 全枪长 202 mm 240 mm 291 mm 341 mm 空枪重 1 kg 1.1 kg 1.3 kg 1.5 kg 容弹量 6 rds



8英寸型“蟒蛇”手枪

CZ75手枪



捷克的国营切斯卡·兹布罗约夫卡公司(Ceska Zbrojovka)位于乌尔斯基·布罗德市(Česká zbrojovka Uherský Brod),从1936年以来一直在生产军用、执法机构和运动用的轻武器,此外还有精密机械、飞机部件和发动机等其他业务。在该公司生产过的多种产品之中,最为人所熟悉的就是著名的CZ 75手枪。这虽然是一把由东方集团国家所生产的手枪,本身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特殊的设计,但却是集多种手枪的优点于一身,手感舒适、性能可靠、精度良好,而且其造工一流(虽然说不上是“精良”),价格也不高,所以在西方国家备受推崇,而且还被许多厂家仿制成不同的型号。

CZ 75手枪是由一对工程师兄弟约瑟夫·库斯基(Josef Koucky)和弗朗泰斯克·库斯基(Frantisek Koucky)一起研制的,当时他们按照中央政府要求设计一种采用大容量弹匣、双动板机的制式手枪,虽然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是华约成员国,但这一型手枪却要求设计成发射9mm北约标准手枪弹。

库斯基兄弟在比利时FN“大威力”勃朗宁手枪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诸如S&W M39、SIG P210等多种手枪的优点,最后在1975年推出了CZ 75半自动手枪。这种手枪在1976年开始生产,并装备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和警察,当军队和警察都装备了CZ 75之后,CZUB便出口到其他国家,一开始是通过一家名叫Merkuria的出口公司出口到中美洲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然后慢慢扩展到其他国家。

冷战时期,在CZ 75手枪之前,欧美市场上几乎没有商业销售的社会主义国家研制的手枪,所以西方人刚开始接触CZ 75手枪时,最初是由于新鲜感和便宜而受到欢迎。但随后人们就发现CZ 75手枪的性能可靠,完全可以作为军事手枪;但精度也相当高,可用于射击比赛;再加上价格便宜(最近涨价了,前些年CZ 75手枪在美国的网站和枪店一般卖400美元左右,现在要500美元左右),因此CZ 75被认为是性价比相当高的手枪。

CZ 75系列手枪是一种采用枪管短后坐、勃朗宁闭锁式设计的自动手枪。枪管在弹膛下方有闭锁凸耳,与底把上安装的开闭锁突起零件配合引起枪管的摆动。枪管进入套筒内闭锁,枪管顶部有两个闭锁突笋,位于抛壳口前方。

与大多数的半自动手枪不同的是,CZ 75采用与SIG P210相似的套筒/底把配合方式。也就是手枪底把上的套筒导轨是从外侧整个嵌入套筒外侧的导槽内,而大多数半自动手枪的方式则是底把上的套筒导轨是从内侧嵌入套筒内侧的导槽内,CZ 75的设计可以减少套筒的横向松动,闭锁紧密,这正是CZ 75系列精度较高的原因之一。


[NextPage]

大多数型号为单/双动击发,并在底把上有手动保险柄和外露击锤。自1980年代后期以后,所有的CZ 75式手枪都增加有自动击针保险,这些型号均加上“B”字母后缀,如CZ 75B等。在一些较新的型号上开始用待击解脱杆代替手动保险柄,如CZ 75BD、CZ 75 P-01等。还有一些型号采用纯双动击发机构,没有手动保险,并使用尺寸较小的击锤(CZ 75 DAO)。此外还有一些是纯单动型,底把上有手动保险,这些是为IPSC比赛专用的型号(CZ 75 BSA)。在这些所有的型号中,手动保险柄或待击解脱杆都位于底把左侧,与空仓挂机柄一样。CZ 75还有一种双手操作型,重新命名为CZ85,其特点是左右两侧都有手动保险和空仓挂机柄,左右手都能操作。

所有的标准尺寸型CZ 75都是全钢结构,套筒和底把都是模铸而成。有一些紧凑型如CZ 75 P-01是用钢套筒和铝制底把。

CZ 75也是在在勃朗宁“大威力”手枪之后最早采用双排大容量弹匣的9mm手枪之一,但手枪的握把周径极小,适合手掌较小者使用,而且形状、角度在人体工程学上俱佳,握持射击时手感舒服,指向性好。握把护片有胡桃木和塑料两种。CZ 75的袖珍型与基本型的底把相同,但套筒和枪管短了20mm(.78寸)。紧凑型有较短的握把底把,只有13发弹匣容量。(标准弹匣也能使用,但会从握把的底部凸出)。

CZ 75的早期型采用15发弹匣,现在的型号有16发的弹匣(9mm标准尺寸型),12发弹匣(.40型)或13发弹匣(9mm紧凑型)。针对北美民用市场,也有10发弹匣销售。

枪管锤锻而成,内有6条右旋膛线,缠距1/9.7。

CZ 75手枪的击发机构稍微有点复杂,加上工艺问题,所以扳机感稍为有点硬。这是CZ 75手枪的一个主要缺点,尤其体现在新枪上,新枪配新手不容易打出好的成绩。而CZ 75手枪的另一个缺点是不大好分解,改装也不大容易,所以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和经验,建议不要自己打磨扳机系统。

CZ 75手枪分解步骤为:首先按压弹匣卡笋,拔出弹匣。确认弹膛内没有枪弹后,向后拉动套筒,直到套筒左后方的分解线与套筒座上相应的分解线吻合。此时,按压套筒卡笋,并拔出套筒卡笋。然后。从套筒座上取下套筒和枪管组件。轻按复进簧,取出复进簧,并从套筒内取出枪管。对枪进行清洁时,一般分解到此为止。

CZ 75的标准型配有固定式机械瞄具,“战术”型或比赛型通常配可调整的照门。

CZ 75系列的主要型号有:

标准型:CZ 75、CZ 75B、CZ 75B单动型、CZ 85、CZ 85B、CZ 75BD、CZ 75 DAO、CZ 75 SP-01

紧凑型:CZ 75紧凑型、CZ 75 PČR Compact、CZ 75 P-01、CZ 75 D Compact、CZ 75 P-07

此外还有特殊型号,如IPSC比赛型、转换成小口径练习枪的CZ 75 Kadet,还有可全自动射击的冲锋手枪型

目前,CZ 75系列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除了在民间受到欢迎外,也广泛装备执法机构和安全机构。

CZ 75手枪也广泛地被仿制。比较流行的CZ 75仿制型有:美国Bren Ten、意大利Tanfoglio系列、以色列IMI杰里科941、瑞士ITM AT-84、瑞士斯芬克斯系列、中国北方工业NZ75、土耳其克伦奇2000、美国春田P9、英国喷火。

最早的CZ 75型手枪其实出过两种型号,虽然扳机护圈都是一样的,但仔细观察底把前方,会发现早期型和后期型(有一个凹位)是不一样的。早期型CZ 75大概在1975~1979年间生产。

全枪长 206 mm

枪管长 114 mm

全枪高 138 mm

全枪宽 35 mm

空枪重 1000 g

弹匣容量 16 rds

热门搜索

手游排行榜

  • 最新排行
  • 最热排行
  • 评分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