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蓝航线舰娘历史事件考据

时间:2017-05-16 来源:88130安卓下载 作者:佚名

舰种称呼

碧蓝航线的舰娘昵称跟自己的官方称呼差别很大,那么这些舰娘们在历史上真正对应的是什么样的船呢?

接下来小编就跟大家一起看看舰娘的昵称以及各舰船的历史趣闻吧。

写在开头

  想知道大家口中的这个那个是什么意思吗?想知道三言两语的交流中,什么梗最能让大家会心一笑吗?这些梗的背后又是哪些来由,又发生过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呢?欢迎大家收看不定期积极更新的“碧蓝航线异闻录”,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2017.6.11凌晨更新至企业号航母篇:珍珠港之殇。

  2017.6.7夜间更新至拉菲番外篇::如果有一天,我不再是我。

  2017.6.7更新至活动篇::努力,希望与计划。

  注:本文的部分资料与内容来源均为互联网,因为历史不能由人来撰写,楼主在很多情况下也只能为这些文章与资料进行润色,难免有偏颇之处,甚者有版权纠纷,若有网友发现,积极指出。

舰种称呼

  首先是最常见的舰种称呼:

  BB:战列舰 代表船:厌战

  BC:战列巡洋舰 代表船:声望

  CA:重型巡洋舰 代表船:欧根亲王

  CL:轻型巡洋舰 代表船:克利夫兰,海伦娜

  CVL:轻母

  CVB:装母

  CV:正航 代表船:吃喝一家 企业 光辉

  BM:重炮 AR:维修

  DD:驱逐 代表船:所罗门的疯狗 夕立 poi!

  其实还有其他诸如 AV 水母 SS 潜艇 SSV 潜母 CLT 雷巡 cav航巡,bbv航战,这些称呼,但是游戏里暂时还没有这些舰种,所以大家只要记住上面的简称就可以和其他玩家愉快交流了。

主炮副炮以及口径的简略介绍

主炮副炮以及口径的简略介绍

  玩家如果接触过海战或是陆战军事题材的游戏,一定对所谓的德军88炮,英美57神针,苏联152大叼,慈父203重锤,大和的460等等等等并不会太陌生,而游戏中我们玩家交流某某船该带什么炮的时候都会简单的将口径代指装备全称,一来便于记忆,二来也方便我们寻找与交流,下面我就简单的罗列一下从碧蓝wiki以及其他装备贴中搜寻而来的,游戏中已有装备的舰炮口径。

  76mm火炮 通常弹

  120mm单装炮 通常弹

  127mm单装炮 通常弹 注意紫色品质为高爆弹

  127mm连装炮 通常弹 注意紫色品质为高爆弹

  140mm单装炮 通常弹

  140mm连装炮 通常弹 注意紫色品质为高爆弹

  155mm三连装炮 通常弹 注意紫色品质及橙色品质为高爆弹

  203mm连装炮 通常弹 注意蓝色品质及紫色品质为高爆弹

  356mm连装炮 通常弹 注意蓝色品质为高爆弹

  410mm连装炮 通常弹 注意蓝色品质及紫色品质为高爆弹

  单装102mm副炮 通常弹

  单装127mm主炮 穿甲弹

  单装152mm副炮 穿甲弹

  单装SKC28式150mm主炮 穿甲弹

  三联283mmSKC主炮 暂无数据

  三联装102mm副炮 通常弹

  三联装152mm主炮 通常弹 紫色品质为高爆弹

  三联装203mm主炮 通常弹 蓝色品质为高爆弹

  三联装203mm主炮改进型 高爆弹

  三联装305mm主炮MK8 暂无数据

  三联装356mm主炮 通常弹 蓝色及紫色品质为高爆弹

  三联装406mm主炮 通常弹

  三联装406mm主炮MK6 通常弹 蓝色及紫色品质为高爆弹

  三联装406mm主炮MK7 暂无数据

  三联装SKC25式150mm主炮 穿甲弹

  双联100mm98式高射炮 通常弹

  双联152mm主炮 通常弹

  双联380mmSKC主炮 暂无数据

  双联装102mm副炮 通常弹

  双联装120mm主炮 通常弹

  双联装127mm高平两用炮MK12

  双联装134mm高炮 通常弹 紫色 橙色品质为高爆弹

  双联装152mm主炮 穿甲弹

  双联装203mmSKC主炮 穿甲弹

  双联装203mm主炮 通常弹 蓝色及紫色品质为穿甲弹

  双联装381mm主炮 通常弹 蓝色及紫色品质为穿甲弹

  双联装406mm主炮MK5 通常弹 蓝色及紫色品质为穿甲弹

  双联装TbtsKC36式150mm主炮 穿甲弹

  四联装356mm主炮 通常弹 紫色 橙色品质为高爆弹

关于游戏中阵营影射的国家

关于游戏中阵营影射的国家

  皇家→英国

  重樱→日本

  白鹰→美帝

  铁血→德国

  东煌→中国

  北方联合→前苏联

  然后根据阵营,细分了玩家间对一些常见舰船的昵称以及梗、还有一些历史趣闻:(有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指出,或大家有觉得需要添加的部分欢迎积极留言帮忙建设,楼主可以随时编辑修改!谢谢大家!)

皇家

皇家

老太婆 老奶奶:

  厌战,梗来源于历史上1943年6月,厌战号加入了驻守直布罗陀的H舰队,参与了西西里岛登陆战役。7月,在战列舰纳尔逊号、罗德尼号、勇士号,以及航母可畏号、卓越号的伴随下,厌战号在7月17日开始炮击西西里岛,用主炮火力覆盖了位于卡塔尼亚的德军据点,尽管转向问题又一次为操舰造成了麻烦。她以高速于7月18日返回马耳他,期间规避了夜间的多次空袭。厌战号回港后,海军上将安德鲁坎宁安的一句评语不经意间为厌战号带来了一个她最有名的绰号:“行动执行的很好。毫无疑问当这位可敬的老女士提起裙子时,她还是能跑的。”

标日天:

  标枪,来源于其变态的机动,满屏幕的Miss见过吗!

傻白:

  伊丽莎白女王号 5-2掉落 紫色品质 战列舰 拥有buff队伍中所有英国船只的技能,皇家队伍的核心船只。(天佑女王!)

  来源是这么一张图,出自电影《怒海争锋》

  然后被舰娘玩家们P成了↓

老罗老纳

老罗老纳:

  指罗德尼和纳尔逊,都是属于纳尔逊级战列舰,姐妹舰。该外号在2003年国内开始运营的海战网游《大海战2》中被英系玩家广为流传,后于2010年期间传至国内各种军武论坛(如铁血网),成为军宅们对纳尔逊号战列舰的主要外号。由于这种叫法延伸,妹妹罗德尼在后来也变成了“老罗”。

  Big 7(Big Seven)是指在20世纪20~30年代期间,世界海军列强所建造的7艘装备有16英寸(约406毫米)以上口径主炮的战列舰的通称。包括2艘日本的长门级战列舰,3艘美国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和2艘英国纳尔逊级战列舰。

  关于“29节的纳尔逊”历史趣闻:

  1936年9月—1939年2月期间的现代化改装令声望号舰桥酷似纳尔逊级,卢夫腾海战中成功欺敌,以一敌二击退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诺号,并在德舰撤退时顶着巨浪以29节航速追击德舰,最后因鱼雷隔舱损坏才停止追击。

  更重要的是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直到退出战场都一直认为追着自己满场跑的是纳尔逊。

  节(Kn)以前是船员测船速的,每走1海里,船员就在放下的绳子上打一个节·以后就用节做船速的单位· 1节(kn)=1海里/时=(1852/3600)m/s 是速度单位 ,1海里(n mile)=1852m 是长度单位

  陆上的车辆和空中的飞机,以及江河船舶,其速度计量单位多用千米(公里)/小时,而海船(包括军舰)的速度单位却称作“节”。

  援引知乎用户于潜的回答(侵删):

  德国人刚刚开战一艘战舰被声望打瞎,主炮指挥仪、副炮指挥仪、前指挥塔被毁,然后下一轮射击A炮塔、测距仪也全部上天,另一艘战舰齐射时把自己的主炮控雷达震出了故障,舰艏上浪严重,前炮塔不断进水根本无法观察与瞄准。而声望一直采取半齐射,每次射击时每个炮塔只有一门炮开火。然后德国海军观察员所能看到的就是大英帝国海军军旗和三朵巨大的橘红色的炮口焰,加上改造后的舰桥……德国人绝望中开始拿HE去挠痒痒,虽然一发都没打中。随着时间流逝德国人更加不安:这玩意一会被驱逐舰巡洋舰冲上来包个圆怎么办,这不是只能GG了吗,不行不能怂赶紧走。然后就是29节的老衲了233333。顺便一提现在有观点认为是因为双方对于半齐射的理解不同造成的误判,其实不然,因为无论怎么理解半齐射,按照英国的作战条例老衲和声望半齐射是开炮的火炮数都是一样的,通过数炮口焰是分不清的。

  “有多少计划、希望和努力都随这两艘战舰沉入了大海。”

  皇家海军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

  “我们要出去自找麻烦去了”

  有多少努力、希望和计划都随这两艘战舰沉入了大海———温斯顿·丘吉尔

  1941年12月8日黄昏时分,太阳已从新加坡这座帝国城市后面慢慢滑落,忙碌了一整天的章宜海军基地也逐渐平静下来。威尔士亲王号静静地滑出了泊位驶出了柔佛海峡,随后是反击号和四艘驱逐舰。反击号甲板上坦南特舰长大声地宣布,“我们要出去自找麻烦去了”,水兵们随即高声欢呼起来。

  1941年的日不落帝国已面目全非,但当年大部分时间中帝国的远东属地狮城新加坡仍然沉静在马六甲海峡的宁静之中。城市宽阔的两旁分列着棕榈树的街道,如同其富丽堂皇的政府建筑物一样,无处不体现着典雅和宁静的帝国情调,只是帝国已无更多余力顾及这块属地了。

  下半年,德军转向东线进攻苏联,大英帝国本土所受的压力已逐渐减少,同时日本帝国战车南下太平洋的意图日趋明显。8月在大西洋宪章会议上,丘吉尔决定在远东承担更多的义务,并向罗斯福保证将派出一支令人生畏的、快速的、高级的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前往新加坡,以瓦解日本海军的活动。随后,丘吉尔不顾海军部的反对,派遣无敌号航母、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和护航舰只奔赴远东。这一舰队的主要是承担战略威慑任务,警告日本不要在南太平洋轻举妄动。11月初,无敌号航母在西印度群岛触礁,无法加入新远东舰队了。12月4日,威尔士亲王号、反击号和4艘驱逐舰组成的新远东舰队(也称Z舰队)达到新加坡,舰队司令是菲利普斯中将。

  日军的实际目标是盛产石油的荷属东印度群岛(现印尼中部),袭击珍珠港也只是防止美舰队干涉的战略支援任务。为取得荷属东印度,必需要经过英属的马来半岛。

  12月8日,晴

  新加坡时间凌晨1时45分,入侵舰队的南路5千多名日军在4艘驱逐舰交叉火力的掩护下首先在马来半岛中路哥打巴鲁登陆。这时4500海里以外的珍珠港以北,突袭机群正在准备起飞。两个小时后,日本登陆部队击退了哥打巴鲁的守军,控制了日本新帝国的第一个滩头堡,珍珠港的突袭机群也飞临美太平洋舰队上空。其后,入侵舰队在宋卡和北大年登陆成功。各登陆部队上岸后,迅速抢占附近的机场。天明之后,从西贡起飞的日军航空兵对马来半岛尚未被日军占领的机场和新加坡航空基地进行多次空袭。皇家空军的飞机已损失殆尽。

  中午,菲利普斯中将在威尔士亲王号闷热的作战室中跺着步,他意识到Z舰队的战略威慑任务已不复存在了,尽管号称“小拿破仑”的菲利普斯中将的一个强烈的信念是“轰炸机不是战列舰的对手”,但Z舰队也不能在港口中等着敌人空袭。他简述了其作战计划:黄昏时启航,摧毁宋卡的入侵滩头堡。

  黄昏,太阳已从新加坡这座帝国城市后面慢慢滑落,忙碌了一天的章宜海军基地终于平静下来。17时30分,威尔士亲王号缓缓收起了锚链,与反击号一起在伊莱科特拉号、快速号、特内多斯号和吸血鬼号4艘驱逐舰的护卫下静静驶出柔佛海峡。舰桥上菲利普斯中将第一次对将要进行的使命流露出一丝不安,因为对于Z舰队将要走何方,他也没有明确的把握。但这种不安并没有传到水兵中间。当反击号舰长坦南特大声地宣布“我们要出去自找麻烦”的时候,水兵们高声欢呼起来。

  12月9日, 阴有小雨

  下午3时,Z舰队被日潜艇伊-65发现了。随后,几乎象6个月前皇家海军追踪德舰俾斯麦号一样,一场大规模的海、空搜索开始了,只是这次威尔士亲王号从猎手变成了猎物。由7艘巡洋舰和2艘战列舰组成的近藤舰队迅速南下支援,但实际上这一舰队并不能及时截击到Z舰队。而截击Z舰队的任务不经意地落在了西贡的航空兵上。

  12月10日,晴

  凌晨,Z舰队又接到未经证实的情报:日军在关丹登陆,舰队又转向关丹。同时,日潜艇伊-58号也发现Z编队,并向其中的反击号发射5条鱼雷,均未命中。随后Z舰队甩开了潜艇的追逐,奔赴关丹。

  清晨天气转晴,云雾消散,Z舰队的运气随天上云雾一样消散了。忙碌了大半宿的22航空队并没有休息,6时25分,太阳刚刚飘出地平线,西贡基地9架侦察机立即起飞。随后7时55分到9时30分,59架九六式陆攻机(25架装91式鱼雷,24架装500公斤炸弹)和26架一式陆攻机(全部装鱼雷)起飞搜索Z舰队。

  早10时,Z舰队已驶近关丹,快速号驱逐舰对关丹港进行了仔细侦察后,认定“一切就象一个下雨的星期天下午一样平静”,实际上日军并没有在关丹登陆,情报来自于一头水牛蹋响了海滩上的地雷。

  随后,菲利普斯中将命令舰队继续向北搜索日军,这是一个轻率的决定。11时45分,一架日机终于发现了Z舰队,其后,各中队日机向Z舰队扑来。壹歧春大尉率领的轰炸机首先扑向了反击号。

  “九架日本飞机在明媚的阳光下看起来一清二楚,它们排成一排在一千英尺的空中径直朝着我们一头俯冲下来,而我们的高射炮则立即开火回击。就在第一批飞机即将撤离的时候,一枚炸弹落在离反击号很近的海面上,掀起来的水柱,把我的全身都打湿了。与此同时,另一枚炸弹穿透舰载飞机的弹射甲板,在甲板下面的机库里爆炸了。”

  随后鱼雷机进入了战场。“它们就象一群狼围住了两只大熊,先头只在远处的空中盘旋,并不急于扑过来,但扑过来时总是选择最难对付的角度。一架鱼雷机直截了当地朝着我们俯冲了过来,飞行高度离水面不过二百码,它在距我舰五百英尺处丢下一枚鱼雷、接着来了一个侧身飞,于是,它的侧翼统统暴露在我们的炮口下。这架飞机没有来得及飞开,就以优雅的姿势,一头向海里栽了下去。舰上除14英寸的主炮外所有的炮火都在喷火,炮声震耳欲聋,无烟火药的气味令人窒息,炸弹的爆炸声简直能撕裂耳膜,海面上激起的水柱没头没脸的泼在人们身上。身边的一位军官叫道:瞧,鱼雷过来了!”

  危急中,反击号舰长坦南特亲自驾舰灵活地闪避,已经躲过了10枚以上的鱼雷。在此紧急时刻,他不得已打破无线电静默,将Z舰队遭受攻击的噩耗发回新加坡基地。

  又一次的鱼雷攻击中反击号的运气结束了。“我当时的感觉是:这艘军舰触了礁。我被震得跳起来,跳出去四英尺,但是我既没有摔倒,也没有感到鱼雷爆炸,我只感到受到很大震动。几乎在这同时,我感到舰身倾斜了。不到一分钟以后,我感到又一次同样性质和力度的震动,不过这一次是从舰尾左方传来的。反击号中了两条鱼雷后,开始明显地急剧下沉,舰身迅速倾斜。反击号的毁灭看来势不可免了。坦南特舰长通过系统宣布:“准备弃舰!愿上帝保佑你们!”失控的反击号随后共中了13条鱼雷,14时3分沉没。

  “轰炸威尔士亲王号所用的战术,同炸沉反击号几乎完全一样。所不同的是,在轰炸威尔士亲王号时,日本人一开头就动用了鱼雷轰炸机,并没有先实行高空轰炸。在首次鱼雷攻击中,就有一枚鱼雷命中该舰的尾部。”

  威尔斯亲王号舰体猛烈地震颤,爆炸的鱼雷将一根螺旋桨大轴卡断,海水汹涌灌入舱内。几分钟后,6架日鱼雷机又从不同的方向逼近威尔士亲王号,而后续的日本轰炸机队载着巨弹又飞临上空,随着凄厉呼啸而下的炸弹,威尔士亲王号后部甲板又发出阵阵爆炸声,黑黝黝的烟团可怕地冲向海空。渐渐地,倾斜的后甲板离海面仅仅只有一米了,重油向海面流出。

  菲利普斯中将和威尔士亲王号舰长里奇上校,一直在舰桥上指挥作战。望着空中的狼群,不知道菲利普斯中将是不是在想,如果无敌号航母在……, 但坚信“轰炸机不是战列舰对手”的中将仍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向新加坡基地发信号,要求派拖船把我拖走。”又中了两枚鱼雷后,中将终于有所醒悟,发出了其最后的命令:“全体舰员给救生衣吹气。”

  下午14时20分,在连续发出数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后,雄风一时的威尔士亲王号在被命中7条鱼雷和数颗炸弹之后,头朝上尾朝下地被马来海涛吞噬了下去。两舰上2743名官兵中793人阵亡,其中包括菲利普斯海军中将和里奇舰长。

  威尔斯亲王号倾覆前3分钟,英国空军6架水牛式战斗机飞临作战海域,但为时已晚,大势已去。面对悲剧,英机束手无策,爱莫能助,无可奈何地在这悲惨景象上空盘旋。此役称为马来海战。

  尽管在围追俾斯麦号时,英国海军也使用了航空兵。但马来海战被认为是航空兵以航行中的战列舰为交战对手并将其击沉的首次战例。这在海军战略战术发展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评论这次海战,不应把日军此役取胜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侥幸,而要清醒地看到,这是武器装备的迅速发展必然引起战略战术发生巨大变化的结果。85架飞机约用2个小时就把两艘大型军舰干净利落地彻底消灭了,这足以表明航空兵在海战中具有的威力。日机被击落3架(九六式陆攻1架,一式陆攻2架),27架飞机受损,机组人员21人阵亡。

  Z舰队的覆灭是武器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从英国的角度,其问题链中第1环是英国并不相信日本会敢于直接进攻英美,所以才派出了毫无优势可言的威慑力量,实际上英美太平洋舰队加一起也没有日本联合舰队强大;第2环,无敌号航母触礁后并没有重新审视整个计划;第3环,在具有皇家海军传统的菲利普斯中将指挥下,Z舰队冒险出航,而且选择了莫名其妙的航线,Z舰队如果直接驶向宋卡,至少14英寸的舰炮会有一个说话的机会;第4环,10日的天气太好,并且有水牛蹋响了关丹的地雷,否则Z舰队将有时间返回新加坡。

  在马来海战之前,日方也对此缺乏认识。小泽海军中将率领的舰队为登陆护航,而航空部队只在其中担任支援任务。发现英国Z舰队出航后,日军统帅部首先想到的是命令近藤舰队火速进入南中国海,以便对之编队进行阻击,后来发现近藤舰队离战场甚远,才不得不依赖航空部队去应急,战绩出人所料。当日晚,日本隆重庆祝以3架飞机的代价赢得的这场胜利。

  12月11日早晨,第二十二航空队再次飞临马来海战战场上空,向飘浮着重油和残骸的海面上仍下了一副花环,以祭阵亡的机组成员。

小学生:

  泛指驱逐舰,因为立绘基本上都是幼女萝莉~(至少体型上是)

  艾尔德里奇护卫舰(~~~):待更新。

白鹰

白鹰

亚棍:

  亚棍是因为在wows里亚特兰大炮塔极脆,经常8座二联装127mm平高两用炮全部被打爆,无炮可用,类比人棍,故称为船棍、亚棍。

金坷垃:

  圣地亚哥 这个梗我就不用多介绍了吧!阿妹你看,上帝压狗!

相关下载

热门搜索

手游排行榜

  • 最新排行
  • 最热排行
  • 评分最高